游客
题文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N
B.t1时,N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
C.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D.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串级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元素铈(Ce)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 + 4HICeI4 + 2H2
B.在一定条件下,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制Ce,在阴极获得Ce
C.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Ce3+2Fe3
D.四种稳定的核素136 58Ce.138 58Ce.140 58Ce.142 58Ce,它们互称为同系物。

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A2> C> B2B.它们的原子序数A > B > C
C.它们的原子半径C > B > A D.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C > A > B

铜和镁的合金2.14g完全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为NO2、NO、N2O 三种气体且标准状况下体积均为0.224L,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A.3.12 g B.4.18 g C.4.68 g D.5.08 g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的较少的H+和OH-)Na+、NH4+、SO42-、CO32-、NO3-。取200mL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分别做下列实验。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H4+、S042-、CO32-、NO3-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 D.该溶液中一定含Na+,且c(Na+)≥0.1 mol/L

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反应
原理解释
A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B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
锡比锌活泼
D
2CO =" 2C" + 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该反应△H > 0,△S < 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