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而从邪臣之说。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 A.反映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 B.相权在威胁皇权 |
| C.赵高德高望重,所有大臣都心悦诚服 | D.专制制度存在弊端 |
有学者认为,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从沙皇政府的专横恐怖到广泛的政治自由的急剧转变”。列宁在二月革命后不久也承认:“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 )
| A.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 |
| B.临时政府代表了广大俄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
| C.列宁支持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 |
| D.列宁承认了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
丘吉尔曾说:“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这一失败”的主要含义是( )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 B.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
| C.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
|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 A.实行抑商政策 |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
| C.农业的重要地位 | D.对“市”严格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