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 B.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
C.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 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 |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
C.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
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A.已经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 | B.认为中国需要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
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了解 | D.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
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说:汉武帝“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技之士,咸得自效”。司马迁认为汉武帝实行的文化政策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博采百家,综合利用 |
C.文化专制政策 | D.任各种学派自由传播 |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 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
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句话出自
A.《论语》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