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法大全》中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下列对此规定理解不准确的是

A.此规定注意规范审讯制度 B.此规定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C.此规定注重保护奴隶制度 D.此规定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清时期徽商经营商品种类非常多,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A.经营心态易受外界刺激 B.都是以经营小商品为生
C.保持着安土重迁的观念 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1960年,美国的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力争回归原来的金本位制
B.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C.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是一对孪生兄弟
D.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有历史学家慨叹:“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两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发展资本主义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