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日关系一直是扰乱我国人民的群众的一个心病,今年日本政府公然搞钓鱼岛“国有化”,使中日关系日趋紧张,又一次引发了中国人民对中日关系的高度关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4年,日本在攻打台湾的时候,遭到台湾当地居民高山族的顽强抵抗,实际上中国也派出军队到台湾,但是最后清朝和日本谈判,签了《北京专条》。当时清政府为了面子不讲是赔偿,讲的是抚恤和道路的修整费。西方一个评论家讲这个对中国的影响是极大的,他讲:“这里有一个不愿意战争,但愿意赔款的富有帝国。”所以,此后日本就觉得中国是软弱可欺的。    ——陈景彦《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方评论家讲的“但愿意赔款的富有帝国”的史实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后日本觉得中国是软弱可欺”的实际行动及影响?
材料二: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的市长当着到访的中国代表团的面说南京大屠杀不存在,讽刺的是南京与名古屋从1978年建立了姐妹市至今,34年的情谊也因为他一人的话,为之中断。南京市政府决定,暂停两市的官方交往。                ——引自凤凰网
材料三:2007年8月15日,日本铭心会成员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举行和平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2010年12月19日,大阪三重县首府津市放映了《南京,被割裂的记忆》。这由63岁的松冈环把22年中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记录,还有参加过侵华战争日本兵的证言拍成。
——引自新浪网
(2)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政府“正式官方交往”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
材料四:日本对中国的一系列行为,我们也没必要去奉陪日本,对钓鱼岛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的争夺,中共十八大再次重申了,中国现在仍然是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就是你要在和平的国际环境当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引自凤凰网
(3)材料中“没必要去奉陪”反映了中国什么外交立场?十八大重申的观点体现了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一一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
材料二: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先后出现过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经席卷世界……中国也融入其中,在世界各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也已通过和平、合法的方式走向全世界,在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福了世界人民。”
一一查雯《中国要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1)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2)西方和苏联两种工业化模式各是如何解决工业化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原料等问题的?
(3)当时中国走上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前两种工业化相比,当时中国工业化的国际环境怎样? 我国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
(4)有专家指出,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30年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过去30年间,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哪些伟大成果?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雅典创造了民主体制,为近代民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这种形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利弊?
(2)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中
——摘自《美国的历程》上册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3)在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中,常常用法律的形式把民主的成果固定下来。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为民主制度提供宪法保障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前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而后者(《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源何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税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丑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4分,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4)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请根据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纪念邮票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游列国(邮票)

材料二杏坛讲学(邮票)

材料三 1989年《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周游列国主要是为了宣扬什么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吗?为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回答,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说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纪念孔子。请联系你熟知的现实社会中的某一问题,举例说明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材料1 1971年7月,尼克松认为世界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末来的中心。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2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2年,二十年间,中美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我知道你是反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邓小平1989年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材料3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4“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尼克松与戴高乐的谈话
①据材料,指出美国急于改善中美关系的三个原因。
②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是什么?据此美国在亚洲采取了哪些重大政策?
③材料3,邓小平说“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是基于什么考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