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                               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          ,可用______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试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_____     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            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2分)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乙 中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________________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_________。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__。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 (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若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___(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 出现了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_______;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请分析并回答:
(1)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马铃薯茎尖接种在培养基中,经过人工培养获得脱毒苗。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启动细胞进行 ,诱导离体细胞经过 完成组织培养过程,从而形成脱毒苗。为监控脱毒苗的质量,可采用 的方法检测病毒的基因,也可采用 的方法检测病毒的蛋白质。
(2)研究人员研究了茎尖外植体大小上对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 ,因此马铃薯脱毒培养中茎尖外植体的适宜大小为 ,选择理由是

(3)若要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插入到 中Ti质粒的 上,构建出 后,将其导入马铃薯受体细胞,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马铃薯细胞后,再通过 技术形成完整植株。

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
①aayy× AAYY
②AAYy×aayy
③AaYY×aaYy
④AAYy×aaYy
(2)现有足够多的直毛棒状尾白色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要选育出纯合卷毛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请简要写出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3)如果该动物的某基因结构中一对脱氧核苷酸发生改变,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并未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是:①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鸭茅(属禾本科鸭茅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幼叶呈折叠状)相对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B点表示
(2)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很低。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 ;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 ;此外还有 等原因。
(3)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4)光合产物从叶片中输出的快慢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
(5)用鸭茅大小相似的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l 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大约在 ;温度为30℃时,叶片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