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灾害是( )
A.寒潮 | B.干旱 |
C.雷暴 | D.洪涝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城区图。读图判断下列小题。该城市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区地租上涨 ②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
B.远离中心城区,地租低廉 |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
我国东北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明清时更多农民来此开荒并定居下来,尤其是山东人,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闯关东”。改革开放后山东经济增长迅速,现在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有关“闯关东”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山东人多地少②山东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
③山东自然灾害频繁,生产力低下④关东地广人稀,沃野千里
A.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有关“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劳动力增多,促进经济发展 |
B.加剧当地人地矛盾和环境压力 |
C.有利于山东省人力资源的提升 |
D.缩小山东省东西部差异 |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 | B.总人口数在增加 |
C.人均耕地在减少 |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
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从图中数据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
B.人口老龄化得以有效解决 |
C.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
D.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 |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区 |
① |
② |
③ |
④ |
年平均气温(℃) |
11.6 |
23.5 |
2.6 |
18.3 |
≥lO℃积温(℃) |
4140 |
8200 |
2800 |
6500 |
年降水量(mm) |
683 |
1980 |
538 |
1350 |
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
A.①地──华北平原 | B.②地──云贵高原 |
C.③地──塔里木盆地 | D.④地──海南省 |
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A.热量不足;春小麦 | B.水源短缺;棉花 |
C.光照不足;水稻 | D.降水少;甜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