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       )

A.人类摆脱宗教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人文主义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艺复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和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沦述,才能使前因后果关系完整?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B.新型工厂制度的产生
C.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10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洄渐要求全人格觉醒。”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不符的是( )

A.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B.任何局部变革从长远看都不能取得彻底胜利
C.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至今仍在惠及我们—以下在历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中,历经百年以上且至今仍为我们广泛运用的有( )
①蒸汽机②电活③汽车④电视机⑤电灯⑥电子计算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D.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