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在谈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时说:“今之自命正人者,动以不谈洋务为高,见有讲求西学者,则斥之曰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下列选项不能为此话提供依据的是
| A.驻英公使郭嵩焘在日记中承认西方文明有超过中国的地方,日记被奉旨毁版 |
| B.为“徐图自强”而创办的天文算学馆第一次招生时,“正途投考者寥寥” |
| C.据《东西学书录》统计,到189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出书126种 |
| D.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因奔父丧,乘坐了外国的小轮船,几乎被顽固派开除省籍 |
有学者这样描述:“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作者这一描述旨在说明
| A.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
| B.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欧洲 |
| C.中国的先进工具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
| D.中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 |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为此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 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
| 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 | 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 |
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
|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
|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
1969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说:“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代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促使“谈判时代”到来的因素有
| A.美国与苏联争霸失败 | B.西欧、日本的崛起 |
| C.美国衰落,失去了领先优势 | D.第三世界对美国的威胁 |
美学家阿恩海姆曾说过:“(它)之所以引起哗然与骚动,并不只是因为它的新奇,而因为它所显示出的扭曲和张力。”作者评论的艺术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现代主义 | D.理性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