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制,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C.元朝的行省制 | D.清朝的军机处 |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材料中四年建侯卫、六年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
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就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
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度 |
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用来代替分封制 |
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 | B.倡导尊老爱幼 |
C.强化尊卑等级 | D.凝聚血脉亲缘 |
美国为纪念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宁波海关文案李圭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请你想象一下,当时他徜徉在世界科技成就的海洋中,最有可能见到的最新科技成果是( )
A.电话 | B.汽车 | C.飞机 | D.电脑 |
陈独秀昔日的政敌吴稚晖曾对他这样评价:“思想极高明,政治大失败。”吴稚晖在此认同陈独秀的是( )
A.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
B.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
C.倡导了国民大革命 |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以下是对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评价:
①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②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③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④有世界影响的伟人。
其中②④评价的角度是( )
A.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 | B.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
C.社会史观、全球史观 | D.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