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图一《洛神赋图》局部 图二《天王送子图》 图三《窦娥冤》  图四京剧《杨门女将》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近现代著名美术编辑苏光的漫画《灾星图》。从图片看出,作品应出现在何时()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据史料记载,1927年至1930年,中国年进口日本胶鞋300万双以上,1931年降为170万双,1932年更减至150万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发展经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B.日本侵华,中国民众抵制日货运动高涨
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提高
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急剧缩减

英国学者埃德温·J·丁格尔以亲身经历写下《中国革命记》一书,他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皇帝的逊位,而且是守旧而虚假的中国文明在生机勃勃的西方文明面前的毁灭。”他在此( )

A.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B.实质认为西方的文明战胜了中国的文明
C.指出英国政治体制左右了中国革命进程
D.用文明史观客观分析革命的结局和影响

下图根据《1898年英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编制。图片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甲午中日战争从根本上冲击了英国侵华利益
B.英国对清朝经济贸易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C.英国在列强侵华格局中所处地位有所下降
D.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经济侵略

长期从事“明清之际白银流入中国”问题研究的美国学者艾维斯认为,1560到1600年日本白银的年输出平均在 33750 -- 48750公斤之间,大多数最后还是到了中国。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经过菲律宾流入中国的南美洲白银则达到57500一86250公斤。这()

A.反映出明清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B.表明明清统治者未执行“海禁”政策
C.说明“重本抑末”政策有夸大嫌疑
D.证明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