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的根本之条件。……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和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 |
B.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 |
C.主张民主共和,反对君主立宪 |
D.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 |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 | B.浪漫主义文学 |
C.现代主义文学 | D.古典主义文学 |
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 B.无神论思想 |
C.科学思想 | D.人文主义思想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 B.民族主义 |
C.天赋人权说 | D.三权分立学说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 |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屋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
①反映出追求世俗人生乐趣的愿望
②与禁欲主义主张相矛盾
③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④说明了人们对现世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
A.①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