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题木兰院二首(其一)
(唐)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请简要分析“桃花依旧笑春风”中“笑”字的表现力。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文后题目。
盐角儿·亳社观梅
(宋)晁补之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请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梅花主要有哪些特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一句用到了哪些手法?试作赏析。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后面各题。
沉醉东风·渔父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1)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选用“黄”“白”“绿”“红”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B.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心地单纯的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的洁净美好。
C.“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的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
D.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质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像白鹭沙鸥那样生活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渔父形象。
(2)与“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所表现的意境相近的两项是()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D.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E.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3)有人认为,“钓叟”是小令作者白朴用以自比的形象,这和下面“链接材料”中柳宗元以“蓑笠翁”自比是一样的。请问:我们可以从“钓叟”和“蓑笠翁”身上看到两作者怎样的相同情怀与不同情怀?
【链接材料】
江雪注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本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所作。
(4)这首小令的作者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人为另外三大家中的一位编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自称铜豌豆,刚硬不一般,剧中诉冤情,雪下六月天。”谜底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旅宿
杜 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试简要分析。
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尾联蕴含的诗人情感。

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游赏心亭①
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王珪(1019——1085)北宋宰相、文学家
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
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至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历来为人称道,哪个字用的妙?请赏析。
这首词意蕴丰厚,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