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下图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2)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cm。
(3)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__________。

(4)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透镜的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某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像可知

①该物质为______(填“晶体”“非晶体”)
②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③在AB段物质处于_________态.
④BC段是个_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熔液的____________。

(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试按照使用温度计的合理顺序,将下列字母的代号排列起来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让温度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读温度计的读数。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一杯热水温度的示意图.按该同学视线读出温度值偏(填大或小)。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即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了呢?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对此,他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找一段棉线,在棉线的一端拴上一个较重的东西(例如一把大锁),然后,把它绕过一个水平放的圆棍(如铁床的横梁、自行车的大梁等).像图中那样,通过弹簧测力计来拉棉线的另一端.这时,要使重物不下落,用的力虽然比竖直向上提要少,但省的力却不算多.再如图那样,将棉线在圆棍上绕一圈,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再如图那样,将棉线在圆棍上绕两圈,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小了.再如图那样,将棉线在圆棍上绕四圈,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几乎等于零.对上述现象,小明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了结论.根据你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2)这一结论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何应用?请列举两例.

①如图所示,把不同质量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它们的大小记在下面的表格中,并计算出每次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得出结论如下:

②由①题可知,在一般情况下g为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仍有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g值大小
地球纬度

地点
g值大小
地球纬度
赤道
9.780

广州
9.788
23°06′
武汉
9.794
30°33′
上海
9.794
31°12′
北京
9.801
39°56′
纽约
9.803
40°40′
莫斯科
9.816
55°45′
北极
9.832
90°

g值相同的城市是
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
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图11所示,泡沫球接触左边叉股,敲击右边音叉时,左边音叉会将泡沫球弹开。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主要是靠传给了左边的音叉,此实验说明可以传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