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闪烁着社会主义道路的耀眼光辉,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雷锋虽然离开我们快50年了,但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2012年3月3日《人民日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并说明“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材料二 雷锋(1940—1962)是穷苦的孩子,新中国给了他新生,所以他就像孩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样,对新社会怀有感恩。……雷锋精神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代精神,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很淳朴地有这种感恩心,积极向上,只是在雷锋身上体现得特别突出。
――2012年2月16日《钱江晚报》
(2)雷锋生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哪几个时期?“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新社会怀有“感恩心”,是因为新社会与旧社会相比,在政治、经济上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材料三 雷锋以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感人肺腑地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集体、如何对待国家、如何对待生活等每个时代人都无法回避的心灵课题,雷锋精神便在这种无穷考问和回答中带入永恒。
――2012年3月6日人民网
(3)请从材料三所列举的“心灵课题”中任选一个课题,根据你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加以简要回答。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份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86
1987-1990
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8.0
10.6
4.9
3.8
4.7


(1)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制成一个示意图。
(2)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一个简单的描述。并对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7分)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初,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遭受法西斯侵略或威胁的国家,开始走向联合。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彻底胜利。
(1)图一反映的事件标志着什么?(1分)
(2)为保卫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阻击日军,取得___________战役的胜利;“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寄慰百团将士》一诗中盛赞的“此役”是指___________。(2分)
(3)在中国抗战的岁月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在激烈进行,___________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分)
以下是某一重要国际文献的部分条文:

(4)该重要国际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有何重要作用?(2分)
(5)今天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在二战以后的什么会议上决定成立的?(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8分)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堀起》解说词
材料二:“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问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 (1分) “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1分)这场历时8年的“破天荒”的大事具有怎样的性质?(1分)
(2)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是谁? (1分)解决“制度问题”的文献是什么? (1分)
(3)材料三中“经济萧条”指什么? (1分)美国摆脱“经济萧条”的事件是什么? (1分)
(4)从美国崛起的历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分)

170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本题7分)
【屈辱见证】如图

(1)图一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哪场战争;(1分)制造图二惨景的强盗是谁?(1分)图三的厄运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1分)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什么影响? (1分)
【顽强抗争】
(3)下面四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忧患意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屈辱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并联系自己的体会写一段“我的感悟”。(1分)

如图,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8分)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1分)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思想措施是什么?(1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特别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