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淮书》
材料二:(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三:(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材料四:(汉武帝)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淮书》
请回答:
(1)西汉初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重视什么?因此汉初出现了什么局面?
(3)汉武帝时期,国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什么局面?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局面的军事、外交方面原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8分
材料一司马迁,汉武帝时史官,42岁时开始编写《史记》。在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因得罪了汉武帝,获罪下狱,受了腐刑(宫刑)。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受到极大的精神刺激,曾一度想一死了之,但他想起父亲的遗言,又以古人在逆境中发愤有为的事迹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并以极大的毅力完成了《史记》一书。
材料二张衡,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除了发明地动仪以外,在科学方面还有许多成就。有人却讥笑他说:你能使机轮自转,木鸟自飞,为什么自己不能飞黄腾达当大官呢?张衡说:“我绝不会为了谋求高官厚禄而去奉承权贵。君子不怕官位不高,只怕品德低下;不以俸禄不多为羞,只以知识贫乏为耻。”
请回答:
(1)古人在逆境中发愤有为的事迹还有很多。你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4分)
(2)从司马迁和张衡的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6分)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3)材料中的“魏王”是何人?
(4)根据材料内容,说出“魏主”的姓应改为什么姓?
(5)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对“魏王”迁都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的作者是谁?它的体例是什么?
(3)请任举两例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2)这个人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请举例予以说明。
(3)你知道图二中的人物是谁吗?她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一身归溯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是刻在她墓碑上的一首诗。你知道“卫霍”指的是什么人吗?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材料三、下面是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请问:
(1)材料一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发起的哪一军事行动?
(2)毛泽东所说“打了三个战役”是指哪三个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3)你知道接到命令后的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哪一军事行动?此军事行动有何作用?

(4)下表中数据说明人民解放军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原因之一是什么?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推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成副
88万辆
76.7万
8500只
9.6亿斤
20万副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不断反抗求索的抗争史。梳理历史,提升能力。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历史活动小组在探究中国近代社会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总结列出如下简表。

战争名称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A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B
C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从未缺乏面对外国的侵略而赴汤蹈火、英勇抗争的仁人志士
某同学搜集到了以下图片和相关的两则材料,希望你与其合作。

材料二:图片一中的人物,在鸦片战争期间,率兵坚守虎门炮台,昼夜督战,负伤数十处,终因寡不敌众,最后战死在炮台。
图片二中的人物。在1894年的黄海大战中,他率领致远号全舰官兵英勇杀敌。舰身中弹过多,弹药也将用尽。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后人评价他说:“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1)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表格中字母空白处的内容,并把答案写在下列横线上
A
B
C
D
(2)仔细观察分析后,写出图片和文字材料中表述的历史人物。(4分)
材料一中的人物:
材料二中的人物:
(3)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你认为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的原因是什么?并将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想与同伴分享?
(4)中国人民取得的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是什么?简要说明这次胜利的历史意义。
(5)近年来中日关系总起波澜,日本居然将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纳入日本版图,对此你怎
么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