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詹天佑》中节选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②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③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表现了詹天佑的
A.卓越的创造才能 | B.严谨负责,一丝不苟 |
C.杰出的智慧 | D.不怕困难,坚强勇敢 |
对①、②段中的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是指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 |
B.第②段中“帝国主义者认为这是个笑话”是指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中国人是完成不了的。 |
C.第③段文字中詹天佑不想让“那些外国人讥笑”是因为我们有“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的精神。 |
D.帝国主义之所以“要挟”清政府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没有自己的工程师。 |
第③段文字主要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A.表现了詹天佑的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
B.表现了詹天佑不怕困难、身先士卒的品质。 |
C.遇到困难时总是想着为祖国争气,鼓励自己。 |
D.主要写了詹天佑开凿隧道时以身作则的实干精神。 |
下面的诗句中,可以概括詹天佑品质的句子是
A.民无信不立。 |
B.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泥土的想念
①已近中秋,却未秋雨脉脉,阳光还是白得刺眼,热风吹得几片黄叶在墙根打着旋。
②一口气读完鲁敏的《百恼汇》,把书一卷坐了起来,“真想赤脚在泥土上走一走!”说出这话,我自己都感到惊讶,坐在一旁织毛衣的妻也用怪怪的眼神望着我。难道这就是我读完小说后的感受?我相信!从心底无意说出的肯定是在心里积蓄很久了。
③都市让我向往,但少不了乏味。泛白的水泥、旋转的轮胎、闪烁的霓虹……这些麻木了我的神经,越发地让人空虚。在苍茫的暮色中,没有看见袅袅的炊烟,没有听见黄牛哞哞走过门前。玻璃幕墙反射的阳光逼仄得你喘不过气来,弥漫着汽油和酒精的浮尘让人觉得焦渴难忍。远离了自然,远离了泥土,整个人一点活气都没有,像是被拔起的青草慢慢地风干了。
④晚饭过后,太阳的余热丝毫没有褪尽,路边黄杨上落满了灰尘。七角红枫枯死了,叶子轻轻一捻就碎了。路灯开始泛黄,几只飞蛾到处扑腾着,门前走路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不知是心血来潮,还是想寻找一片净土,我们一家也跟随着人流向音乐广场走去。喷泉如柱,灯光璀璨。窝在家里的人们好像一起被赶到这里了,在热风和嘈杂中寻找那纯朴的精神家园。沉闷的音乐在低空悬浮,和热气裹挟在一起,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小孩们在喷泉边或伸手或抬脚,透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如滑溜溜的泥鳅。木板舞台上堆满了人,或端坐望月,或赤脚漫步,我仿佛看见他们正沉静在和泥土对话的梦境里。也许只有在这里才能寻觅到一份快乐,一份自然,悠悠中我感觉到他们远离泥土的那种惶恐。
⑤女儿一个人去荡秋千了,我和妻沿着大理石铺成的小道随风漫步,不知不觉来到了河边。周围少有行人,月光格外明亮,柳树影影绰绰,远处河面上不停有鱼儿欢跳。清风徐徐,河水潺潺,草虫低吟……我完全沉静在其中了,像慢慢品尝一杯醇香的陈年花雕。
⑥醉了,我不想醒!
⑦“怎么没有路了?”妻望着前面一片草丛茫然了。儿时,走到哪里,路就在那里。荆棘的丛林,陡峭的岩壁,湍急的河流,什么能拦住我们呢?于是,我一脚迈入了草丛,瞬间整个人被青草味包裹着了,一股原始的情愫在心田缓缓涌动。
⑧我喜欢脚上带泥的徒步行走,喜欢扒开腐烂的树叶看虫儿爬行,喜欢躺在草地上看云卷云散,喜欢坐在树端拥抱山风……我恍惚遇到了古代的熟人,看见了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看见陶公育菊酿酒,补着他的破篱笆;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情景也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我似乎还看见了陆龟蒙扶犁担箕,赤脚在稻田里驱鼠……其实,这些无关古人的才华和成就,关乎的是那缕人生的逍遥感,那股恬静的闲气和活法。
⑨走出草丛,感觉从脚到发梢都有了泥土的腥味,好像刚从树林里钻出来,头上还落了几根松针。整个人又似在泥浆里打了几个滚,身上有抠不完的泥巴。
⑩“爸爸!要回家看《我的美丽人生》了。”女儿从秋千架上跳下来。于是,我们在喧嚣的马路上穿行着,像几条被追赶到浅滩上的鱼儿一样惊慌失措。
11“一束阳光靠在我的窗上,静静填补昨夜的空白……”邻家飘来了电视剧的片尾曲。我慢慢安静了下来,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泥土的香甜。阅读全文,请你说说第①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请结合⑦—⑧自然段说说“原始的情愫”是指那些情感?
文章第⑩自然段的画线句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句话的妙处。
于是,我们在喧嚣的马路上穿行着,像几条被追赶到浅滩上的鱼儿一样惊慌失措。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以“泥土的想念”为题有何含义。
闭嘴是一种惩罚
李月亮
①有个老片子,讲二战时德占区有一家酒馆,有个人常去喝酒,喝多了就骂纳粹,周围有的人以为找到了共鸣,也跟着骂。跟着骂的,不久就被抓走调查,从酒馆消失了。可经常“喝多”的那个人,却依旧在那喝酒骂纳粹。
②这是个细思极恐的故事。好在如今我们身边没有纳粹了,顶多偶尔冒出个饭局出卖者。管好你那张嘴啊,别在外面胡言乱语。我妈嘱咐我。
③闭嘴难吗?貌似不难,但实际上不容易。造物让人长了嘴,又给了它说话的功能,目的肯定不是让它闭上的。客观上,人是社会动物,交流沟通是生存的必需。而主观上,人有自我表达的欲望,也有了解他人的愿望,这是本性,所以管住嘴不说话,跟管住嘴不吃饭一样困难。因为要说话的不是嘴,是心,只要心没闭上,嘴就闭不上。
④监狱里会用关禁闭惩罚犯人,让一个人长期独处,不跟他说话,这种貌似平和的惩罚其实非常残酷,人在这种可怕的孤独里,心理很容易崩溃。前几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以半年70万的高薪,招聘岛屿看护员,工作就是乘船在风景如画的大海上巡游,这份被称为“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应聘者众,但得到这份工作的幸运儿,却很少有坚持上几年的,因为会很孤独。再好的风景,看久就腻了,而离群索居没个人说话的孤独,却会使人苦不堪言。我们要说话,要听别人说话,要跟同类互动,以喂养彼此的灵魂。所以我们才会对“因为恐惧而不得不闭嘴”这件事,那么警觉,那么忧虑。
⑤他人是地狱,他人亦是天堂。他人可能揭发你骂纳粹或者把你的戏谑唱段传上网,他人也可以跟你分享分担,愉快地玩耍,让你的灵魂饱满而美妙地绽放。我们要做的,是唾弃前者,争当后者,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闭嘴了事。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如何理解选文中第⑤自然段画线句的含义?
①近年来,多肉植物迅速走红,胖乎乎的“脸颊”,肥厚的叶片,矮小的“身材”,明丽的色调,不经意开出的小花……因其憨厚可爱的造型,多肉植物被誉为治愈系植物“萌宠肉肉”。外形“呆萌”漂亮、易成活、好养护等特点,使多肉植物成为广大办公室白领不可或缺的“新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一盆放在办公室或者家里。
②通过淘宝网的搜索,上面标明出售多肉植物商家将近有四千余家,十八万余条销售信息,其中大部分商家都声称其产品来自韩国。可是你知道吗?很多进口的多肉植物含有毒素,如最近网友们竞相追逐的“猪耳朵”的汁液对心脏有较大伤害,而“天赐”的针叶刺入人体后会导致剧烈呕吐,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乃至死亡。
③多肉植物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植物,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是禁止私自邮寄和携带入境的,否则会给国内生物带来安全风险,尤其是这种极易繁殖的多肉植物,有时仅需一片叶子或一个侧芽就能繁殖成完整的植株;同时,多肉植物极易受菌核病、叶斑病等植物病害的侵染,也是粉虱、象甲、根结线虫等多种有害生物的寄主,一旦这些病虫害传播,将直接威胁我国的农林生产;此外,从境外邮寄的多肉植物,一般都带有泥土,而泥土中常带有一些虫子与微生物,有关部门查获的多肉植物中就发现了活虫。
④所以,当我们面对国外呆萌诱人的“多肉”,无论是“海淘”、友人邮寄还是国外购买携带回国都须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②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读了本文,你对多肉植物是否有了完整的认识?请说说你的理解。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⑵此时,我的目光娴静。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进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
⑶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⑷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⑸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冷的高度。
⑹“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⑺寒冷是风丢下的种子,风是无孔不入的精灵。家乡有一句话,叫做“针尖大的眼,簸箕大的风”。何况还要穿过一条条巷子呢?尽管屋与屋之间的巷子仅一步之遥。我连围巾也没有,所以每次路过巷子,都把脖子缩得紧紧的。可风还是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风如刀,我不知两只耳朵是不是被风割了去。用手一捂,还在。连忙收回手用嘴呵一口热气。寒冷叫我顾此失彼。手都顾不上,耳朵管它呢!
⑻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⑼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⑽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⑾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⑿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⒀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
⒁不仅仅是孩子们。
⒂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⒃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⒄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⒅寒冷还会来的。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从文中看,作者回忆中的“寒冷”有哪些“异乎寻常”的味道?
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的表达效果。
文章开头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可是在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①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②“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所以,任性使气,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
③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④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②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