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无线电报最初用于( )
A.通商贸易 | B.军舰之间通讯 | C.作战部队之间的联络 | D.官府通话 |
清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这可以说明清政府
A.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 | B.高度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 |
C.对西洋商人有防范心理 | D.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未曾经商,更不是贵族,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他们的祖父曾经种地,他们的父亲破了产,他们自己则穷困潦倒,飘零半生。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当时出现的“这样一些人”的对应阶级是
A.工业无产阶级 | B.工业资产阶级 | C.金融资产阶级 | D.资产阶级新贵族 |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 《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992年,中国政府宣布实行分税制改革,组建3个全国性证券公司,调低涉及3371个税目产品的进口关税;物价改革也迈出坚实的一步,国家管理价格的范围由1991年底的737种减少到89种,其中下放给企业定价的有571种。与此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路线的提出 |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C.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