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3)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奔赴抗日前线,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名称。
(4)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诸侯需要对周天子实行什么义务?
(3)根据材料一,这个制度的实行在西周初期起到了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二,分析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以及东周时期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商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3)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
(4)这次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5)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综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更是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在它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它是中国历史风风雨雨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⑴请你写出近代发生在南京的历史大事。(写出4点即可)
⑵请你写出与上述历史大事有直接关系的2个著名历史人物。
阅读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
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材料中的“远征”指什么事件?
②“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
③诗词中“漏”了一个重大事件,根据你的知识,应该是哪个大事?
④后四句诗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哪些重大军事行动?
⑤这一事件中,红军战士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品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①材料一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②材料二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③材料三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④从条约内容分别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