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 B.反对思想教条 | C.反对封建迷信 | D.抨击腐朽统治 |
《资治通鉴》第191卷记载:“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史称“玄武门之变”。 高祖李渊被逼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他的做法违反了()
① 孔子倡导的“礼”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④唐朝法律的选官制度
A.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 |
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 策载人宪法;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市场经济这一关 切民生和宪政的重大原则庄严地载人了宪法;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 《宪法修正案》,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载人宪 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巳经建成 |
B.有助于加强对国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得到完善 |
D.国民收人主要来源于非公有制经济 |
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2月,阿尔巴尼亚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1956~1961年,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经济互助委员会的例行会议。材料反映出
A.社会主义阵营意见不一 | B.苏联抵制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
C.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D.经济对抗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由此可知
A.耆英为其签约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辩解 |
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
C.系列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 |
D.清政府以签约展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 |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