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史学家认为:如果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一次制度变迁,即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那就可以看出,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这一事件”是

A.十月革命 B.“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二月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还出现了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 B.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
C.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D.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关于这一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A.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B.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C.以汽船的发明为前提 D.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耕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明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抑商政策的松动

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仅从23.3%提高到26.6%,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却没有实现工业化。导致当时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落后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西方列强入侵阻碍中国工业化发展
D.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