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 A.中国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
| C.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 | D.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秦始皇历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
|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
|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
| 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 A.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 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
|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 |
2002年发现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命禹尃(敷)土,隓(堕)山浚川,乃厘方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其铭文内容有助于()
①证明大禹存在的可能性②了解西周青铜器的生产水平
③丰富甲骨文的研究资料④研究中国“德治”思想的渊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
史料 |
解读 |
| A |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
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 |
| B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
| C |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
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 |
| D |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出兵、劳役等 |
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以下与这位文学家的写作风格相似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 B.《大卫·可波菲尔》 |
| C.《等待戈多》 | D.《老人与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