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
| B.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 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
《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材料反映隶书()
| A.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
| B.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
| C.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
| D.其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
晚清世界历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晚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 A.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 | B.宣传救亡图存爱国理念 |
| C.压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 D.探索西方国家富强奥秘 |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
|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
| 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
|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指南针 | B.火药与火器 |
| C.造纸术 | D.活字印刷术 |
对《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项数)比较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
|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
|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
|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