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
(1)如图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答: 。
(2)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明利用如图2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如图所示,AC、EG分别为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锰铜丝和镍铬合金丝,B、F分别为这两段电阻丝的中点,张明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决定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记录数据见下表:
| 步骤 |
M接 |
N接 |
电流/A |
| 1 |
A |
C |
0.5 |
| 2 |
A |
B |
1.0 |
| 3 |
A和C |
B |
2.0 |
| 4 |
E |
G |
0.2 |
| 5 |
E |
F |
0.4 |
| 6 |
E和 G GGGGGGG |
F |
0.8 |

| 步骤 |
M接 |
N接 |
电流/A |
| 1 |
A |
C |
0.5 |
| 2 |
A |
B |
1.0 |
| 3 |
A和C |
B |
2.0 |
| 4 |
E |
G |
0.2 |
| 5 |
E |
F |
0.4 |
| 6 |
E和G |
F |
0.8 |
(1)比较步骤 ,得出结论:导体导电能力大小与材料有关。
(2)比较步骤1和2(或4与5),得出结论: ;
(3)比较步骤2和3(或5与6),得出结论: ;
(4)张明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M同时接到A和E,N同时接到C和G,读出电流表示数为0.7A,再与步骤1与4结果相比较,又悟出一个电流规律: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小灯泡电阻所用的器材,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大,连线不能交叉。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到________端(填A或B)。这样对电路起到。(各1分)
(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漏填了一个电流数据,请你把图所示的读数填入下表的空格中。
(4)小明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对比得出的几个电阻值,发现每次测量结果都有较大差异,你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5)如果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L不发光,电流表读数为0,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1)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右表中是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某同学通过计算发现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利用如图18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⑴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⑵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⑶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________ Ω的滑动变阻器。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17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min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 加热的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 甲杯水温/℃ |
25 |
27 |
29 |
32 |
34 |
36 |
38 |
| 乙杯水温/℃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为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
(2)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3)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