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有160个国家在日本东京针对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召开的大会上通过的。美国在2001年3月28日宣布将不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任务,使得条约的实施雪上加霜,面临流产的危险。2003年12月4日俄罗斯表示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据此回答下题《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 )
| A.酸雨过多 | B.氟氯烃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
|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 | D.臭氧层日益被破坏 |
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合作,《京都议定书》无法有效执行,这将会导致 ( )
| A.大气中的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 |
| B.两极地区的冰山大量融化 |
| C.文物古迹被腐蚀破坏 |
| D.高纬度地区气候更加寒冷 |
要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的主要生物措施是 ( )
| A.控制全球人口增长 | B.使用新能源 |
| C.植树造林 | D.减少煤、石油的燃烧 |
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各题。
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 B.西南风 |
| C.西北风 | D.东南风 |
若P点日出与Q点日落时间大体同步,则此时
| A.淮河进入汛期 |
| B.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 |
| C.南京昼短夜长 |
| D.从亚丁湾到科伦坡(斯里兰卡的首都)的船只顺风顺水 |
关于南极洲和北冰洋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是世界上最小的大洲和大洋 |
| B.极圈内均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 |
| C.北冰洋比南极洲更冷 |
| D.南极洲阴雨天气多 |
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 A.海底森林死亡 |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
|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 |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 |
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各题。
如果在图中由甲至乙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250米 | B.300米 |
| C.260米 | D.320米 |
如果乙地在丙地的正西,则丁地在甲地的
| A.西北 | B.东北 |
| C.西南 | D.东南 |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各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东北流向西南 |
| B.东南流向西北 |
| C.西南流向东北 |
| D.西北流向东南 |
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90米 | B.550米 |
| C.385米 | D.632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