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材料二:交通要道
材料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上篇“灿烂文明”之“丝路”
请回答:
⑴ 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主要是在今天我国的什么地区?
⑵这个地区是在哪个朝代什么时间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官职(或机构)名称叫什么?证明了什么历史事实?
⑶材料二中“要道”指的是什么?说出一位开辟、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我们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⑷今天要使这条“要道”重显往日的辉煌,你能提出哪些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型"……这是毛泽东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形象说法……
一一《党的艰辛探索的厚重史书》
(1)列举20世纪50年代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1957-1966年,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如图所示。
(2)①完成下列图中空格的内容
②建设成就的取得、是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中国精神的力量。有王进喜⑤⑥等英雄模范人物。榜样的力量,激励着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材料三 2013年3月l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①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的中国道路指什么?②为人民造福,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谁?
材料: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汉字书法艺术魅力无穷。"字如其人"在某些层面反映了人的思维万式、行为动作、情感倾向等动态系数。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家创制的艺术品如右图所示,有血有骨、活灵活现,"字如其人"。请对照书法,写出书法作者及其书法艺术的风格特点。
近代世界,工业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它,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它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 是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它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19世纪的英国在经济方面如何"引领了当时的世界潮流"?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回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哪两个国家?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材料四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项目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存在着什么问题?为此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5)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两项成就。
(6)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看待工业化与国家富强的关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11月以来,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7年,在谈到中日关系时邓小平说:干对不起中国人民的事情,第一个要数日本。……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
(1)近代史上台湾被日本割占达50年之久。哪次侵华战争台湾被日本割占?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下面是《复兴之路》展览基本陈列“近代化探索”中的图片:
(2)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讲解员,请你向观众介绍四个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张。
材料三《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第四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观察下列图片: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的?
材料四下列是《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第五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相关资料图片:
(4)1978年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这次转折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5)综上所述,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共同的中国梦是什么?
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美国扬言把60%的兵力部署在亚洲,在日本冲绳部署鱼鹰直升机,这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体现,钓鱼岛问题的背后折射出美国的影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1)材料一集中反映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对当时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材料二反映当时中美苏英等国为了应对危机,1942年发表了什么文件?26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对我们今天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解决有何借鉴意义?
材料三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说:“你把手伸过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3)材料三中提到 “中美25年没有交往”,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哪一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正式展开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政策的推行对战后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材料四下图为中国海监执法编队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对非法进入我领海活动的日方船只进行监视取证,同时喊话严正声明我国立场。
(4)根据材料四,假如你是中国海监执法人员,应严正声明怎样的立场?
材料五 2013年3月14日,习近平与奥巴马互通电话强调:当前,中美关系正面临确立未来方向的历史性机遇。双方应加强对话沟通,继续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方向稳定向前发展,构建基于健康竞争而非战略博弈的新型大国关系,双方应加强合作,确保亚太地区安全、稳定、繁荣。
(5)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你设想中美日三国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