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9日6时30分,人们透过望远镜前的滤光镜,可以看到日面上有一颗“小黑痣”在跳动(由于大气扰动),这个小黑点就是水星。8时08分,水星从太阳边缘慢慢“跳”出,水星凌日这一天文现象结束。据此回答问题。
这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点和乙点之间 | B.乙点和丙点之间 |
| C.丙点和丁点之间 | D.甲点和丁点之间 |
目前广东、江苏、山东等省提出从“速度东部”向“效益东部”转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效益东部”应加强的措施是()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通常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读下图,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
|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
|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
|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资本过剩、污染严重 |
| B.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
| 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
| D.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
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 A.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 |
| B.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
| C.第一、二产业发达 |
| D.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 |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 | B.气温 |
| C.降水 | D.地形 |
要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优势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修建大型水库和发展生态旅游业 |
|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航运和灌溉 |
| C.Ⅱ区河流沿岸应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和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
| D.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时进行 |
读“某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 | B.广东、福建 |
| C.海南、贵州 | D.辽宁、山东 |
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 B.交通设施落后 |
| C.煤炭消耗量大 | D.第三产业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