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A.中国境内各省区 |
B.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南部、河南北部等 |
C.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
D.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表一)(表二)
A.“天人感应”的思想 |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
C.“君权神授”的思想 |
D.中央集权的加强 |
福建在秦朝和元朝分别由闽中郡和江浙行省管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者的设置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两者的最高行政长官都不能世袭
③两者的设置都受到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影响
④福建行政区划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与宗法制运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 B.平民 | C.官僚 | D.诸侯 |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3年欧盟诞生,这些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 D.世界形势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
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这里的“道路已经指明”是指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开始走工业化道路 |
C.实行新经济政策 |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