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曲线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1913~1921年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一战的影响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 |
| B.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是因为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
| C.出现上述变化是因为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
| D.此曲线图说明了经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经济的发展 |
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歌词中唱道:“……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血浓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这首民歌的产生和流行
| A.与北伐战争有关 | B.与反围剿斗争有关 |
| C.与百团大战有关 | D.与淮海战役有关 |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应是
| A.夺取国家政权 | B.夺取生产资料 | C.无产阶级掌权 | D.发展社会生产力 |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八七会议 | D.遵义会议 |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勿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 A.科学 | B.民主 | C.进步 | D.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