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全面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C.反抗外来侵略,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斯大林曾经断言:“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至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好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苏联为此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C.实施五年计划 D.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个情景:冬妮亚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这种情景符合(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市场经济体制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从事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上述材料说明(  )

A.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 B.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加大
C.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7.7%,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与材料中的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最为类似的是()

A.斯大林时期的计划经济模式 B.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C.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 D.20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