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论学问》VS《最是读书滋味长》
(甲)①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在娱乐上学问的主要的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的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的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因为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也许能够对个别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加以判断;但是最好的有关大体的议论和对事务的计划与布置,乃是从有学问的人来的。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做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人的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的修剪;而学;问的本身,若不受经验的限制,则其所指示的未免过于笼统。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的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②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摘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
③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踢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诸如此类。同此,如果一个人心志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因为在数学的证理之中,如果他的精神稍有不专,他就非从头再做不可。如果他的精神不善于辨别异同,那么他最好研究经院学派的著作,因为这一派的学者是条分缕析的人;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们的案卷。如此看来,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乙)读书需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一个读书人应该有若干“看家”的书,无论怎样精简,也不要丢弃;无论怎样繁忙,总要随时翻阅。两汉宏文、唐诗宋词、元代杂曲、晚清小品中一些久经锤炼的篇什,不必很多,百余种足以使我们经常约会文化盛筵。一套《古文观止》,翻阅何止百遍。选家批阅数载,掏沙捡金,以千锤百炼之精神汇集千锤百炼之作品,什么时候读都会心驰神往。许多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并非说我们可以忽视新知识、新文化、新文明,而是说新书往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才会显示其价值,才能引为知己,成为“看家”的好书。书海无涯,以有限生命畅游无限书海,就要细加斟酌。甲乙两文读的话题都是关于 的。从论证的层次看,甲文1、2、3段之间是 关系,乙文属于 结构。
甲文划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试概括甲文第三段和乙文的观点
甲文第3段观点
乙文观点 初中生应该不应该上网,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结合本文请简要表达你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答: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
B.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 |
C.人们常常把贝克汉姆和罗纳尔多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世界级的大牌球星。 |
D.先进教育工作者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②这南方初春的田野!③树上的嫩芽也密了;④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⑤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A.①⑤②④③ | B.②④③⑤① | C.②④①③⑤ | D.⑤②①③④ |
下列句子中,有三个选项的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èng)溅的水花。 |
B.只有穿长衫的,才踱(dù)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
C.一霎(chà)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
D.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的敝(chǎng)着……门口一个乞丐也没有。 |
下面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A.“人人讲究卫生,争当文明市民”(街道旁标 语) |
B.“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学校 标语) |
C.“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 |
D.“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道路旁标语) |
关于《繁星·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
B.诗作以“小诗”为主,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 |
C.诗作的内容包含三方面:一是对母爱的歌颂,二是对童真的颂扬,三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
D.小诗“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出自这部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