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金属单质A与非金属单质硫(S)发生如下反应: A + S  AS。甲、乙、丙三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A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质量均为12g。 分别反应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A的质量/ g
S的质量/ g
AS的质量/ g

8
4
11

7
5
11

a
b
6.6

根据上述信息,计算(请写出计算过程):
(1)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
(2)丙组实验中a∶b为           (结果以最简整数比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3分)在发生重大灾害时,为防止灾区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大量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回答:
(1)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3)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须加漂白粉g。

7.0g含杂质的铁粉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与酸发生反应)。计算样品中所含铁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1)利用小心地将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粉末铺放进试管。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3)用酒精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4)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Na2CO3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NaCl,现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①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7(填>、=、<)。
②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6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5g。请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