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持刀砍杀儿童事件,造成8名儿童死亡、5人重伤。近期,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陕西汉中等地相继发生多起校园砍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公安部下发紧急通知,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坚决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2)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的校园安全工作?
(3)当我们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
(4)为了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你认为国家、学校、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各写二条)
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七中全会于2012年l1月1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薄熙来、刘志军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2012年9月28日作出的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2012年5月28日作出的给予刘志军开除的处分。
材料二:七年级的小明是一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子女,他因家境贫困辍学了。他的班主任老师去做他父亲的工作,他父亲说,我们是少数民族,可以不上学。班主任老师说,受教育既是小明的权利,也是小明的义务。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的子女也必须上学。在班主任老师的劝说下,小明的父亲终于同意他上学了。
(1)薄熙来和刘志军被开除党籍说明了第五课中的什么道理?
(2)上述两则材料是如何体现以上道理的内涵的?
材料一: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发现野草叶子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深受启发,发明了锯子。
材料二:美国的托马斯·阿诺姆斯看见一个小孩在吃叫做橡胶树的东西,由此启发,经过研究实验,发明了今天大家都喜欢吃的可以健齿的口香糖。
材料三:东京大学有位教授名叫池田菊香。一天,他吃了一碗有黄瓜和海带丝的汤,觉得新鲜。经过研制,1903年,池田教授终于从海带中提取出一种物质——谷氨酸钠,并把它取名为“味精”。池田教授就这样发明了“味精”。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中的三名成功人士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说出你所了解或曾经使用过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俄国文学家果戈理说过:“我谨请你们回忆一下一个人不论处于何种职位都必定面临的责任。我谨请你们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在尘世应尽的职责郑重地想一想。”这段文字深深地启迪着我们。为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做负责的好公民,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围绕“树立责任意识,你我共同参与”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1)为使本次活动能够圆满成功,要做大量的工作,你认为搜集相关资料,可以采用哪些方式?
在调查中,同学们收集到下列信息:
2014年12月2日是第三个“全国交通日”。对交通陋习,大部分社会成员深恶痛绝。可是社会中也有一些人无视交通规则,超速、酒驾等交通陋习屡见不鲜,这些行为看似不起眼,却极易引发惨痛的道路交通事故。
(2)请从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的角度劝说存在交通陋习的人
(3)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意识,请你为校园的橱窗宣传栏设计一条“温馨提示语”(2分
树立责任意识重在行动。小明同学通过这次活动深有感触,暗下决心,努力培养责任感。
(4)请你为他出谋划策制定一份行动计划
学校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老师对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了总结:
①活动开始后,有些同学表现不积极,但在老师的动员之下都能参与了全部活动。
②第一小组有些同学在家长(家长害怕影响孩子学习)的要求下,随便编写了调查数据,导致未能按时完成问题分析的任务,这些同学还未能认识到这一行为对活动的影响。
③第二小组的同学配合很默契,所有同学都能遵循一开始的约定,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简要评析该班同学的行为(答出三个要点即可)。
(2)第二小组的同学都能遵循约定出色完成任务,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请你谈谈在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学会承诺?
八年级的莉莉同学在家是伶俐乖巧的女儿,在校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上,她一直坚持做到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积极思考,尤其是遇到难题,她也不轻易放弃,始终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在家里,她总是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还会主动地帮助爸妈分担家务活,在干活时主动和爸妈谈心,交流学校里的趣事。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莉莉的哪些行为让你为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