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
⑴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的原理基本一样,所接电源均为的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若频率为50Hz,则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
⑵实验中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了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①请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E两个点时的瞬时速度,并将速度值记录到下方的表格中(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位置 |
B |
C |
D |
E |
F |
瞬时速度v(m/s) |
|
0.48 |
0.56 |
|
0.72 |
②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下图的坐标线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求得小车加速度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是“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不需要平衡阻力 |
B.释放小车后开启打点计时器 |
C.需要测量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数值 |
D.每次都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 |
某同学要测定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器材有:一只DIS电流传感器(可视为理想电流表,测得的电流用
表示),一只电阻箱(阻值用
表示),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和采集数据。
(1)该同学设计实验的原理表达式是(用
、
、
表示);
(2)该同学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先将电阻箱调到(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实验过程中,将电阻箱调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则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Ω;
(3)该同学根据实验采集到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R图像,则由图像可求得,该电源的电动势
V,内阻r=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描绘小灯泡L(2.5V,1.0W)的伏安特性曲线,小张同学根据如下可供选择的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还没有完全接好)。
A.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1Ω)
B.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kΩ)
C.滑动变阻器(200Ω,0.3A)
D.滑动变阻器(5Ω,2A)
E.电池组(电动势约3V,内阻未知)
F.开关,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G.待测小灯泡]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填“C”或“D”),请以笔代线将尚未连接好的电压表连入电路中;
(2)该同学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极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
Ⅰ. ;
Ⅱ. __。
改正上述2个不当之处后,他在测量中发现,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不能取到较小值,其原因是导线
(填图中导线代号)没有连接好。
(3)该同学完善电路后,测得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若将该小灯泡与阻值为5.0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动势为3.0V、内阻为6.0
的电源上,则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
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挡。如果换挡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在使用多用电表结束后,分别将选择开关保留在如下图甲、乙和丙所示的位置,其中图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位置是规范的。
如图所示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1)请你用实线作为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将线圈A中的铁芯迅速抽出,则电流计指针会______(“向右偏”或“向左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