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国人“天朝上国”的魔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奔走呼号,探索救国救亡的道路,形成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即款之后,是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炎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觉醒)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醒》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近代哪一运动践行了这一思想?
(2)材料二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其主张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重大意义。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又是什么?为此,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打出了怎样的旗号?
(4)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什么?并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除了有刀光剑影,更有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谐相处的佳话。请阅读以下材料,感悟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如图,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

材料二 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材料三顺治帝还正式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壁画所反应的内容应该发生在我国哪一朝代?该内容的发生在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怎样的意义?
(2)材料二的史实反映的是元代的什么现象?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三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炎黄子孙取得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民谚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唐朝农耕技术的重要表现,请写出图一、图二农用工具名称。
(2)材料二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太湖流域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该地从哪里引进的水稻优良品种?
(3)你能依据两则材料说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下列六句话都与所学史实相矛盾,请你对每句话中错误的地方作出判断并改正。
(1)隋朝皇帝隋文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
错误:改正:
(2)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错误:改正:
(3)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郭守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错误:改正:
(4)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族。
错误:改正:
(5)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全长约6300千米。
错误:改正:
(6)清乾隆时,明确规定伊犁将军和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错误:改正:

连连看。下列两列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完成这一活动。用直线相连即可。

我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他们为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有必要记住他们。请问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或“她”是谁?把答案直接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他是唐朝著名僧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2)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却受冤屈而死,因而深受人们的同情与爱戴。()
(3)她是元代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位普通妇女。()
(4)他是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