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细胞有氧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之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呼吸作用吸收的O2量,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容积充分大,不考虑瓶内氧气的耗尽)、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3)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由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另一种气体的变化,从而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①乙装置锥形瓶的小烧杯内放入____________。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
③测出________________。
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
(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向右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向右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__________。如果呼吸熵小于1,说明________。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油菜种子_______(大、等、小)于小麦种子。
(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________________,小烧杯内________________,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是高等动物与维持机体稳态相关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是实验小鼠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①、②分别是防止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核骨骼肌,③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④表示突触,⑤是神经和肌肉的接头(类似于突出触)。若用①刺激神经,在③处记录电位变化,骨骼肌没有收缩:再用②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说明图示中──────部分受损(填标号)
(2)图2是分泌细胞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若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寒冷、过度紧张刺激时,则分泌物是──────,该分泌物的分泌细胞位于──────
(3)图3表示人体免疫的某一过程,若抗原提再次进入体内,不能被细胞──────(填字母)特异性识别: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体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病。

如图表示黄豆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的变化情况及对应阶段萌发种子形态变化图,(图甲)和成长的幼苗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图(图乙),图丙曲线Ⅰ表示黄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合作用的强度关系(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在y点改变某条件,曲线变为Ⅱ)。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在种子萌发阶段的第Ⅱ、Ⅲ阶段种子干重比第Ⅰ阶段干重比明显
(2)图甲中,在第Ⅱ阶段,种子呼吸产生的CO2大大超过O2的消耗。此时种子呼吸方式以图乙中的
阶段(填数字)为主。
(3)图乙中仅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是过程,图乙中的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4)图丙在y点是,曲线由Ⅰ变为Ⅱ的可能原因是,,制约z点的光合作用内部主要因素是

在畜牧生产中,人们利用多种方法促进优良畜群繁育取得了显著成绩,请就高产奶牛的快速繁育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克隆奶牛:从供体高产奶牛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___,培养的细胞在贴壁成长至充满培养皿底时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一般选取传代___________代以内的细胞(的细胞核)注入体外培养到____________期的受体去核卵母细胞内,通过______________使两细胞融合,构建重组胚胎,在体外培养并移入代孕母牛体内,从而获得与供体奶牛遗传物质基本相同的犊牛。
(2)试管牛:将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与经____________法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后,移入______________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通常将胚胎培养至__________期,取__________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并将雌性胚胎移入_________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

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就如何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以下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l酶、CX酶和_______酶。
(2)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_______灭菌的方法。
(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发生这种反应。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_______时就加入刚果红。_______(第一种、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4)如果观察到产生_______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______________进行定量的测定。

如图为某一人工鱼塘的几个优势物种所形成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中小型鱼,回答列问题:

(1)为了提高鱼类a、b的产量,除投入一定量的饲料外,还可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____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鱼a、b对各种资源的______________,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好将鱼类a、b的数量控制在______________。
(2)若向该池塘中投放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则鱼类的产量将______________。
(3)若由于污染使池塘中的小型浮游动物大量减少,则鱼b的数量将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