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黄豆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的变化情况及对应阶段萌发种子形态变化图,(图甲)和成长的幼苗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图(图乙),图丙曲线Ⅰ表示黄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合作用的强度关系(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在y点改变某条件,曲线变为Ⅱ)。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在种子萌发阶段的第Ⅱ、Ⅲ阶段种子干重比第Ⅰ阶段干重比明显
(2)图甲中,在第Ⅱ阶段,种子呼吸产生的CO2大大超过O2的消耗。此时种子呼吸方式以图乙中的
阶段(填数字)为主。
(3)图乙中仅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过程,图乙中的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4)图丙在y点是,曲线由Ⅰ变为Ⅱ的可能原因是, ,制约z点的光合作用内部主要因素是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回答下列有关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的问题:
(1)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因此适合选用 法来提取。用此方法收集到的液体 (填“是”或“不是”)纯的薄荷油,原因是 。
(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 法。用这种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 → 。
(3)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 法进行鉴定,下图是某同学对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所做的鉴定实验的结果。
图中实验组是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请问题:
营养级 |
Ⅰ |
Ⅱ |
Ⅲ |
Ⅳ |
分解者 |
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 |
141.0 |
15.9 |
0.9 |
221.7 |
|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
501.2 |
79.1 |
13.2 |
0.5 |
192.6 |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除了甲、乙、丙、丁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包括 。表中的Ⅰ和分解者分别对应图中 。
(2)图中A生物为第 营养级,其下一营养级生物为 (填字母);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图中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 。
(4)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花小,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水稻的紫叶鞘对绿叶鞘完全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和a)。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水稻间行种植。
(1)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 (操作)并套袋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种子成熟后收获 (填“甲”或“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只有1种,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分离,原因可能是 。
(2)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 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你的判断。
(3)由于甲、乙两品系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此为基础培育优良杂种。请你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你的方案是: 。
(4)20世纪90年代有研究发现在某些单细胞原核及真核生物中表达的一些蛋白质中发现了内含肽和外显肽。这些蛋白质在翻译后内含肽将自动删除,然后将外显肽连接起来,才能成为一个有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如下图所示
①该图表示的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 。该图所示蛋白质分子的剪接过程 (填“是”或“不”)需要蛋白酶参与。
②据图可知,经过翻译后的加工,蛋白质中氨基酸的 可能发生改变。同一个基因可能形成 种蛋白质产物。
根据有关材料作答:
Ⅰ.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值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再增加,该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a~d4种植物的单个植株在自然CO2浓度及最适温度下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如下表:
植物种类 |
光补偿点(klx) |
光饱和点(klx) |
a |
1~2 |
30~80 |
b |
0.2~0.3 |
50~80 |
c |
0.5~1.5 |
20~50 |
d |
0.1~0.2 |
5~10 |
(1)植物细胞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 ;利用CO2的具体部位是 。
(2)光照强度为0.4 klx时,表格中a、c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填“多于”“少于”或“等于”)。
(3)仅考虑温度和CO2含量的影响,在温度较高,CO2较少的密闭温室中,植物的光补偿点较 (填“高”或“低”)。
Ⅱ.科学家在黑暗时把叶绿体基粒放在pH=4的溶液中,让基粒类囊体膜腔的pH值下降至4,然后将基粒移入pH=8并含有ADP和Pi的缓冲溶液中(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有ATP产生。
(4)为获取叶绿体,先要破碎叶肉细胞,再用 法分离。
(5)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基粒类囊体合成ATP的原因是 ,因此推测,叶绿体在自然状态下产生ATP的过程中,光能的作用是使 。
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判断理由是 。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 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 (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是在 (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结果。该膜的模型被称为 ,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3)图中物质B指的是 ,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 。
(4)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 有关,曲线②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