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数目的变化情况。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的曲线分别是( )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DNA疫苗被称为第三次疫苗革命,医学专家将含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注入人体表达后使人获得免疫能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组质粒在内环境中表达后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
B.病毒抗原基因在体内表达时需要RNA聚合酶 |
C.病毒抗原基因与质粒重组时需要DNA连接酶 |
D.注射DNA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过程②的酶是逆转录酶,过程③④⑤利用PCR技术 |
B.B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受体细胞 |
C.催化过程⑦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促使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
D.⑨过程一般是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的 |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进行剪切,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对不同的核酸序列进行剪切。现以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6.2kb大小的线状DNA进行剪切后。用凝胶电泳分离各核酸片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问: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在此DNA片段上相应切点的位置是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北美常见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成年后会出现肺气肿及其他疾病,严重者甚至死亡。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导入羊的受精卵,最终培育出能在乳腺细胞表达人α1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从而更容易获得这种酶。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载体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作用是便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
B.将目的基因导入羊膀胱细胞中,将会更加容易得到α1抗胰蛋白酶 |
C.培养出的转基因羊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该目的基因,故该羊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也都能产生α1抗胰蛋白酶 |
D.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过程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 |
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
B.在愈伤组织培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