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 A.北半球中纬度 | B.北半球低纬度 | C.南半球中纬度 | D.南半球低纬度 |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
|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
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人类的家园——地球 |
| 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
| C.轮廓模糊的星云 |
| D.正在太空运行的宇宙飞船 |
2008年9月6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回答问题。“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 B.洪涝 | C.地震 | D.森林病虫害 |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 B.环境和技术 |
| C.交通和市场 | D.原料和能源 |
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
|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
|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
|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 年份 |
森林覆盖率 |
耕地面积 |
年降水量 |
气温年较差 |
河流含沙量 |
粮食平均 亩产 |
粮食总产量 |
| 1985年 |
19% |
333 km |
520 mm |
38 ℃ |
10% |
205 kg |
1.025亿 kg |
| 1995年 |
10% |
478 km |
450 mm |
42 ℃ |
35% |
135 kg |
0.975 亿 kg |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 D.人口增长过快 |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加剧 |
| C.物种减少 | D.土壤盐碱化加剧 |
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牧 |
| C.退耕还湖 | D.修建水库 |
该表反映了2008~2010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加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四大经济圈2008~2010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
|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
|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
|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
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三角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
| B.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比重大 |
| C.劳动无素质比较高 |
| D.生产技术和设备比较先进 |
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比重将上升的有:
①劳动密集型②资金密集型工业③技术密集型工业④资源密集型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