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5N、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再让其侵染细菌,则可以在子代噬菌体的
| A.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 B.DNA中找到15N和32P |
| C.外壳中找到35S | D.DNA中找到15N、32P、35S |
(海南卷.14)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
|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
|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
|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
(课标II卷.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
|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
|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
|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
(上海卷.29)一些细菌能借助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抵御外来入侵者,而其自身的基因组DNA经预先修饰能躲避限制酶的降解。下列在动物体内发生的过程中,与上述细菌行为相似的是()
| A.巨噬细胞内溶酶体杀灭病原体 |
|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泌淋巴因子 |
| C.组织液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
| D.疫苗诱导机体产生对病原体的免疫 |
(上海卷.17)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直接参与消灭抗原细胞或病原体。这两大类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的机理是()
| 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 |
| 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 |
| 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 |
| D.B细胞抗体或T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 |
(上海卷.8)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 |
| B.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 |
| C.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 |
| D.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