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 D.农业集体化方针 |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 A.新经济政策 | B.德国法西斯专政 |
| C.罗斯福新政 | D.匈牙利改革 |
分析以下世界经济危机情况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等部门的危机 |
|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
| 1933年与1929年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37.2%,贸易总额缩减2/3 |
A.涉及范围特别广B.持续时间比较长
C. 物价上涨比较快D.破坏性特别大
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
| B.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
| C.彻底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 D.这一体系没能移维持下去 |
1921年前,苏维埃政权一直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宣布为投机倒把,甚至视为反革命行为而予以惩办。促使这一情形后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爆发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
|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 D.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 |
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欧美扩展到亚洲 |
| 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
| C.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 |
| 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