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原地。所有其余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的送往粮食征集中心。这批粮食自然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指令执行。──摘自列宁签署的《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2  (1)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2)为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用来改善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摘自《前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应用地理、历史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
B.为了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C.为把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D.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②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地带分布在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平原
D.东西伯利亚平原
③俄罗斯的耕地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   )平原中部和南部。东欧平原的(    )河流域和(    )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
④材料1和材料2的规定各是什么经济政策?各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
⑤二者最主要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⑥从材料1到材料2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近代化的探索事件,并概括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
(2)请你说出在图1的探索运动中,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了什么口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各一例?
(3)请你说出图2的探索运动中,两位杰出的领导人物分别是?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但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
(4)第三个运动中统一指挥革命运动的政党是?运动中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革命的果实最后被谁窃取?这次为什么说革命最后失败了?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材料三: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实在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两个强盗是指?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哪次战争期间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3)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后清政府的角色发生了什么转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占领了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英、法、美等国在上海等地开辟租界。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通商后,鸦片走私的情况更加严重。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重庆等为通商口岸。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1)三段材料分别出自哪些不平等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第一个条约中直接反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目的的条款是?第二个条约签订时的中日双方代表是?第三个条约签订后,北京城的哪一区域中国人不能再进入?
(3)从这段屈辱的历史中,你学到了那些历史教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相对隔绝状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4世纪文艺复兴,这一场伟大的思想运动,促进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由于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18世纪欧美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一种新的制度在欧美诞生。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根据材料和教材所学知识,续写17——18世纪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诞生、确立的表现及概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3约,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好。”他后来又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材料二 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逐步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学、农学、商学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创办东京大学,设立法、理、文、医等学部,成为当时输入近代科学,培养造就科学技术人员的中心。为学习欧美科技,还高薪聘请外籍教师。
材料三明治政府各部门中,文部省经费开支最多,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拨款,不惜重金建设学校。
(1)材料一中的沙皇是谁?他的话是针对哪次改革而言的?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改革?)
(2)你能说出俄国的这次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在哪些方面具有相同点?
(3)请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治政府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明治政府的这些措施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借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