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氯化铜晶体(CuCl2·xH2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催化剂、消毒剂等。用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制备氯化铜晶体,方案如下:

已知:有关金属离子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⑴酸溶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点)
⑵若溶液A含有的金属离子有Cu2、Fe2,则试剂①为Cl2,通入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⑶加入试剂②的目的是调节pH至aa的范围是          
为避免引入杂质离子,试剂②可选用              

A.氨水 B.氧化铜 C.氢氧化铜 D.氢氧化钠

⑷由溶液C获得CuCl2·xH2O,实验操作依次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和洗涤等操作。加热浓缩过程需加入少量盐酸的目的是:                                  
⑸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含Cu2的废水,向废水加入碱调节pH=8,沉降后废水中Cu2浓度为                mol/L。(已知Ksp[Cu(OH)2]=5.6×10-20
⑹氯化亚铜(CuCl)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制备过程:向CuCl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CuCl白色沉淀。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Fe2O3、SiO2、Al2O3 )制备绿矾(FeSO4·7H2O),流程图如下:

(1)操作a的名称是
(2)加入足量试剂X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向溶液2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小组同学在实验时,当打开A的分液漏斗的下面活塞后,发现漏斗内的液体未流下,其原因可能是
(2)配平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
MnO2 + HCl(浓) MnCl2 + +
(3)A、E均开始反应,当观察到B、D中的品红溶液均已褪色时,停止反应通气。取下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出现的现象是
(4)当小组同学将SO2和Cl2按体积比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时,观察到品红溶液几乎没有出现褪色现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用化学用语表示)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该反应中浓硫酸体现了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1)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A中盛有浓硫酸,B中盛有乙醇、乙酸,D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请回答:
① 乙醇与乙酸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
② 若用18O标记乙醇中的氧原子,则CH3CH218OH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 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
④ D中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原因是
⑤ 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向碘水中加入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液化石油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用淀粉水解液做银镜反应,若有银镜产生,则证明淀粉部分水解
D.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加热至140℃制取乙烯

E.为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可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结 论
(1)将9.0 g A在足量纯O2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 g和13.2 g。

(1)A的实验式为
(2)通过质谱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
(2)A的分子式为
(3)另取9.0 g A,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 L 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 L H2(标准状况)。
(3)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4)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吸收峰,其峰面积之比为2︰2︰1︰1。
(4)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
(5)写出A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