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换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
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则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
A.0.5g/mL的蔗糖溶液 | B.清水 |
C.纤维素酶 | D.10%HCl溶液 |
人体内,HIV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产生沉淀,被吞噬细胞摄取后彻底水解可得到
A.核糖、多种氨基酸 |
B.磷脂、20种氨基酸 |
C.5种含氮碱基、20种氨基酸 |
D.4种核糖核苷酸、多种氨基酸 |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图示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已知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5种 |
B.b在细胞核中经缩合反应合成丙 |
C.区分甲与乙的依据是组成它们的五碳糖不同 |
D.组成甲的a有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
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 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50-65度保温5 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1 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A.砖红色 | B.无色 | C.蓝色 | D.紫色 |
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
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
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 |
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