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是因为当地
| A.社会知名度更高 | B.环境的质量更好 |
| C.距行政中心更近 | D.交通通达度更高 |
2010年,e处最可能是
| A.文化区 |
| B.商业区 |
| C.住宅区 |
| D.工业区 |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区域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
|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
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 B.温带草原 |
| C.温带荒漠 | D.亚寒带针叶林 |
下图为亚洲部分区域的某类地质构造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各构造带的主要地质构造大多属于
| A.向斜 | B.地垒 | C.背斜 | D.断层 |
图中构造带附近①②③三地森林景观不同,从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看
A.② ① ③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 B.② 属典型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
C.① ② ③属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D.① ②属维度地带分异规律,③属地方性分异规律 |
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海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考察队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 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图中海拔2 100~3 000米处为云杉林,其成因为
| A.位于向阳坡,热量充足 | B.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
| C.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 D.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多降雪 |
下图为北半球某山峰示意图,阴影部分终年积雪,①、④两地气温相同,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示地区的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 A.山地南坡可能为迎风坡 |
| B.图中湖泊所处位置气温在00C以上终年不冻 |
| C.①地位于鞍部地形,坡度较大 |
| D.山地北坡为阳坡 |
①、②、③三地气温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 A.③②① | B.②③① | C.①②③ | D.②①③ |
下图为“某地2月25日遥感影像分析处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拍摄时间为当地
| A.4时30分 | B.9时30分 |
| C.14时30分 | D.16时30分 |
图示区域自然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和主要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
|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形 |
| D.非地带性规律——洋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