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阅读下列因式分解的过程,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例1:1+ax+ax(1+ax)=(1+ax)(1+ax)
=(1+ax)2;
例2:1+ax+ax(1+ax)+ax(1+ax)2=(1+ax)(1+ax)+ax(1+ax)2
=(1+ax)2+ax(1+ax)2
=(1+ax)2(1+ax)
=(1+ax)3
(1)分解因式:1+ax+ax(1+ax)+ax(1+ax)2+…+ax(1+ax)n= (1+ax)n+1 ;
(2)分解因式:x﹣1﹣x(x﹣1)+x(x﹣1)2﹣x(x﹣1)3+…﹣x(x﹣1)2003+x(x﹣1)2004
(答题要求:请将第(1)问的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满分8分,每小题4分)]
(1)计算:(-3)2+
×(-
)+(
)0;(2)化简:
.
已知:如图,、
在
上,
且
,
.
求证:
(本题14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4,CD=9,∠C=60°,动点P从点C出发沿CD方向向点D运动,动点Q同时以相同速度从点D出发沿DA方向向终点A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AD的长;
(2)设CP=x, △PDQ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探究:在BC边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四边形PDQM是菱形?若存在,请找出点M,并求出BM的长;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本题12分)如图甲,在△ABC中,E是AC边上的一点,
(1)在图甲中,作出以BE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BDEF,使D、F分别在BC和AB边上;
(2)改变点E的位置,则图甲中所作的平行四边形BDEF有没有可能为菱形?若有,请在图乙中作出点E的位置(用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 |
(本题12分)某校积极开展每天锻炼1小时活动,老师对本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测试,并对跳绳次数进行统计,绘制了八(1)班一分钟跳绳次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八年级其余班级一分钟跳绳次数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在图1中,组中值为190次一组的频率为0.12.(说明: 组中值为190次的组别为 180≤次数<200)
![]() |
请结合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八(1)班的人数是,组中值为110次一组的频率为;
(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如果一分钟跳绳次数不低于120次的同学视为达标,八年级同学一分钟跳绳的达标率不低于90%,那么八年级同学至少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