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7月1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6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同非洲各国的非盟等地区组织关系深入发展,中国同非洲多个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战略对话机制,支持非洲国家自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支持非洲一体化建设。
材料二:中国对非援助稳步增长,为非洲国家援建了100多所学校、30所医院、30个抗疟疾中心和2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国兑现了向非洲提供15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的承诺……中非双方在联合国改革、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等重大问题上密切配合,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援助非洲国家的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5年12月12日,温家宝在东亚峰会领袖对话会议上的演讲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更离不开东亚。中国所奉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政策进一步拉近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从而为中国与东亚国家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中国积极致力于东亚合作,目的是为了“睦邻、安邻、富邻”。中国希望通过合作,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同时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天,中国已成为亚洲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1)温总理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
(2)我国致力于上述周边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认为,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弱国无经济外交”。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2005年12月8日至11日,吴邦国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培养人才、聚集人才、激励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机制和制度,为人才施展才华开辟空间、提供保障,不断激发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党中央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政治意义。

材料一:2002年新疆共培养爱国宗教人士8 000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努尔·白克力在总结大会上希望爱国宗教人士发扬爱国、爱党、爱教的光荣传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信教群众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旗帜鲜明地同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
材料二:近10年来,“东突”恐怖势力在新疆境内制造了至少200多起恐怖事件,造成162人丧生,400多人受伤。2001年我国政府正式宣布“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2003年12月15日,中国公安部公布了第一批认定的“东突”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名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回答“东突”与宗教和民族的区别。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是怎样处理宗教与民族问题的。
(3)我国为什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材料一:唐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是一幅最早反映汉、藏民族团结的历史画卷,真实地记录了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到长安向唐太宗提出联姻要求的场面。
材料二:驱逐帝国主义在西藏的势力,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人民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西藏军区逐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材料三: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藏族代表35名;在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超过80%。
中央和其他省市都有无偿的“援藏工程”;各地都选派一些优秀人才,支援西藏建设;内地一些学校还开设了“西藏班”,为来自高原的藏族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事实,国家投入巨资兴建青藏铁路,将为西藏经济腾飞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启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使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有关政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这些原则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3)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