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印象派 | D.现代主义 |
“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说明唐代文学艺术()
| A.发展兴盛,全面繁荣 | B.风格多样,兼收并蓄 |
| C.名家辈出,相互影响 | D.面向现实,关注社会 |
中国现代哲学家宗白华在谈到魏晋南北朝文化时曾说到:“它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下列可支持这一看法的是()
①司马相如《上林赋》②顾恺之《女史箴图》
③王羲之《兰亭序》④柳公权《玄秘塔碑》
| A.①② | B.②③ |
| C.①③ | D.③④ |
从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到秦朝“书同文字”的变化(下图所示),反映出()
| A.汉字开始走向成熟 |
| B.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
| C.书法发展为自觉的艺术 |
| D.从百家争鸣走向文化专制 |
“(周)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徐)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体现的是()
| A.老子的“辩证”观念 | B.孟子的“仁政”学说 |
| C.墨子的“兼爱”思想 | D.韩非的“变革”主张 |
公元前513年,晋国执政赵鞅“铸刑书于鼎”并公之于众。孔子认为此举会导致“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由此可见,孔子主张()
| A.以民为本 | B.以礼治国 |
| C.民贵君轻 | D.礼法并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