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面的材料
|
美国 |
苏联 |
日本 |
欧洲(德 法英意) |
中国 |
1970年 |
1 038 300(1) |
433 412(2) |
202 968(4) |
619 999 |
91 506(8) |
1979年 |
2 562 200(1) |
901 616(3) |
1 007 173(2) |
2 264 188 |
263 190(8) |
*各国(地区)生产总值(世界排名,欧洲四国各占一名次):亿美元,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司 |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洲经济一体化成效显著
B.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C.苏联大国地位严重削弱
D.中国GDP地位没变,主要原因是受“文革”的影响
一位美国记者曾感叹:“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次“伟大传奇”指的是
A.井冈山会师 | B.秋收起义 | C.第三次反“围剿” | D.长征 |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反映的著名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红军长征 |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八七会议 | D.遵义会议 |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D.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 |
一部历史作品中写到:“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文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就任同盟会总理 | 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C.孙中山就任海陆军大元帅 | D.孙中山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