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④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
| 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
| 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
|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开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
| A.经济特区 | B.特别行政区 |
| C.“九二共识” | D.澳门回归 |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
|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
| B.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
| C.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
|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D.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